风雨陶博会|陶瓷财经内参-深度

陶瓷财经内参
2018-07-02
来源:玛布里瓷砖

关注行业动态、关主最新资讯,玛布里装饰学院荐读!本文来自于锦绣传媒旗下专业瓷砖媒体“陶瓷财经内参”公号,扫码可关注陶瓷财经内参”阅读原文。

陶瓷财经内参微信.jpg


风雨陶博会

——亚洲第一大陶瓷展的震荡前行


亚洲第一大陶瓷展的震荡前行.jpg


2002年10月18日,被称作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出海贸易的转折之日。


当天,第一届中国佛山(国际)陶瓷及卫浴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陶博会)在佛山东平河畔盛大开幕。国家建材局、工信部、商务部及广东省、佛山市等各级单位领导抵达现场。


老陶瓷人张永农回忆称,当时的展会所在地石湾车水马龙,万人空巷,一场陶瓷产业的博览交易会就此拉开了它的序幕,也是佛山陶瓷第一次敞开大门面向世界。


彼时,正是陶博会策展发起及承办方中国陶瓷城建成开业之日。与石湾一桥之隔的陶瓷重镇南庄,另一个对中国陶瓷产业影响深远的项目——华夏陶瓷博览城几乎同时建成开业。


那一年,中国瓷砖年总产量不足23亿平方米,年总出口量还未突破3亿平方米。此后的15年,这两项数据增长到102亿平方米和11亿平方米。主营陶瓷卫浴产品出口的悦华兴业公司认为,抛开国内市场增长,佛山陶博会在国际买家聚集、创造交易机会方面,功不可没。


因此,2002年被认为是佛山陶瓷乃至中国建陶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年。


而佛山陶博会的发展,并未一帆风顺。


16年来它遭遇多重因素的困扰,历经世界经济风暴、陶瓷产业震荡、社会经济转型、自身条件制约、外部竞争等诸多严峻挑战,一路风雨兼程,推动佛山陶瓷与全国乃至全世界陶瓷产业融合发展,跨越了一个又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第一届佛山陶博会开幕现场.jpg

2002年,第一届佛山陶博会开幕现场。


震荡前行,摸着石头过河


2003年履职中国陶瓷城总经理的余敏(现任中陶城集团常务副总裁兼商业运营中心总经理),接到的第一项工作任务便充满挑战:给佛山陶博会重新定位并取得国家有关部委和佛山市政府的认可、支持,将这个尚无任何经验基础的展览会打造成中国乃至亚洲最具影响力的陶瓷及卫浴专业展会。


那个时候公司只提了“亚洲最具影响力”,并未提世界。而余敏内心却认为,佛山陶博会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做成世界级专业展会!由此她早已盘算好如何拓展国际影响力,包括嫁接广州的驻华领事馆及广佛穿梭巴士、常态化国外推广宣传。


这些在当时众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余敏的极力推动下,获得陶博会内外的高度期许和支持。


随后,余敏找到公司顾问、陶城报创始人张永农先生,沟通陶博会组织架构规划事宜。二人第二天便奔赴北京,找到时任国家建材局(后更名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局长张人为,阐述了“打造世界级博览交易平台、推动中国陶瓷走向世界”的办展理念。当即得到对方支持,并现场签署一份文件,由余敏代为转交佛山市政府。该份文件关于邀请佛山市人民政府和国家建材局、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共同作为主办单位,由发起方中国陶瓷城作为策展、承办单位,力将佛山陶博会打造成全球陶瓷及卫浴产品博览交易的专业会展平台。


佛山市政府很快给予批复和支持,并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各方协助共同办好每年一届(10月份)的佛山陶博会,积极推动佛山陶瓷产业发展。


至此,佛山陶博会的“世界梦想”在余敏的规划及工作日常中,逐步落地生根。


就在同一年(2003年),陶博会遭到了历史上第一次“同城竞争”:华夏陶瓷博览城对外公布将于2004年4月举办陶瓷会展。


考虑到两个项目的融合发展和相互促进,经政府等多方多次协调,双方(中国陶瓷城、华夏陶瓷城)各自策展招商,互补发展。而佛山陶博会亦由此前的每年一届(2002、2003年的10月份,均由中国陶瓷城独立策展、主办过一届),演变成每年4月、10月的春秋两季(两届)。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06年秋季陶博会,期间各承办方均邀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作为新增主办单位。


“后来政府认为双城办展各自为阵,对佛山陶博会的发展没有明显提升。于是便有了2007年‘洋管家’德资背景的佛亚(香港)展览有限公司入局,在华夏陶瓷博览城全面承接佛山陶博会的策划、推广、招商及承办工作。”余敏告诉陶瓷财经,“同时中国陶瓷城展馆自行策展推广、招商承办。但是对外宣传必须统一为佛山陶博会。”


那几年陶博会完全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尽管大家都很努力,但结果却悬念迭出。为“世界级专业展会”而充满斗志的余敏,第一次感到这项工程的复杂与艰辛。


老陶瓷人张永农告诉陶瓷财经,佛山陶博会遇到的挑战远不止这些。“曾经几家国家级协会在广州陶瓷工业展中,陆续推出产品展,令陶瓷企业无所适从。最终由于内部问题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产品展不了了之。”


“而2014年这些协会又联手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在广州琶洲展馆举办陶瓷卫浴产品展,那个时候就喊出了‘打造东方博洛尼亚展’的梦想,后来同样因为意见分歧、资源消耗等诸多原因被迫终止。”张永农说,“还有之前昙花一现的陶瓷节,都对佛山陶博会的经营造成过或多或少的影响。”


张永农提到的这家新公司,便是今年4月19日于佛山潭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的“中陶产品展”的策展方中陶联盟科技。


同城同期,同样的产品展。中陶产品展在诸多争议中登场,与陶博会的竞争正式公开,业界唏嘘,看法不一。有声音表示这样的竞争让参展商无所适从,让国际客商对佛山(甚至中国)陶瓷会展表示难以理解。


而各种时期在上海、广州两地举办的建材家居、设计选材类展会,同样觊觎佛山陶瓷产业的市场,竞争无处不在。


有舆论认为,佛山陶瓷乃至中国陶瓷界,应当多方合力共同擦亮拥有16年发展历史的“陶博会”的金字招牌。


放眼全球陶瓷会展,此时的佛山陶博会,已成为全球前三的专业陶瓷卫浴展会,其意义不仅仅是展会本身的成功,更成为佛山乃至中国陶瓷加速全球流通和世界贸易的赋能平台。


基于陶博会平台衍生的美国采购节.jpg

基于陶博会平台衍生的美国采购节。


水土不服,佛亚亏损出局


前文提到的佛亚公司,在陶博会这个舞台并没有获得掌声与鲜花!尽管它的空降,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厚望。


2007年1月,佛山市政府联合有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称佛山陶博会将由佛亚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全面承办,主场馆设于华夏陶瓷博览城内的佛山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同时政府方面表示:通过引入国际专业会展公司带来的国际会展资源及其先进的专业管理经验,佛山陶博会的举办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将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而当时业界亦认为,佛亚势必为佛山陶瓷博览会增添国际色彩,引发国内外同行、社会其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资料显示,佛亚展览(香港)有限公司总部设在香港,是德国拓欧集团(TWO GROUP)投资设立的一家致力于推动中欧经济合作交流,并专注于会展业投资与发展的企业。德国拓欧集团(TWO GROUP)拥有多年组织承办各类展览及会议活动的经验。


空降的佛亚公司的确动用了更多资源,力图加速佛山陶博会的国际化。他们组建了多语种包括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日语等国际化营销和招展团队。第一季便引进了白马、蜜蜂等国外品牌参展。


“唯一倍感压力的是,国内陶瓷企业参展热情不高,他们普遍没有理解陶瓷产业国际化的意义,更多地是沉浸在国内市场。”时任佛亚公司推广专员的陈小姐告诉陶瓷财经,“很多人甚至对专业会展的属性和意义,还存在认知上的差距。”


对此,佛亚一度采取免费、打折的方式吸引国内陶瓷企业参展,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对接全球买家资源。即便如此,一些企业仍处于观望状态,佛亚公司的投入和热情,远未获得对等的回应。


直到2009年3月4日上午,在华夏陶瓷城会展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佛山市经贸局副局长吴蕾突然宣布:“陶博会仍将由中国陶瓷城等单位承办”。


至此,佛亚放弃了苦心经营两年四届的佛山陶博会,伴随其总裁托马斯黯然离开佛山的,是外界不得而知的亏损数额。


但业界对于佛亚公司及其总裁托马斯的评价很高,包括中国陶瓷城常务副总裁余敏:“托马斯对佛山陶博会可谓倾注了心血,对陶博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这并没有让佛亚扭亏为盈,而且未来与国内陶企的招商沟通并未见明显好转。”


当时有媒体这样评价佛亚公司与陶博会:“打造世界级展会品牌”、“振兴佛山陶瓷产业”、“推动中国陶瓷行业发展”的誓言是要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不赚钱的事情谁都不会做。 在托马斯眼里,佛山陶博会就是一只股票。接手的时候就已经是ST股,经营一段时间后更是加上了一个“*”号。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陶博会在其发源地中国陶瓷城,连续多届客商云集,交易达成率节节攀升。一些淄博、福建的陶瓷企业开始在中国陶瓷城展馆参展。同年(2009年),中陶城集团投资、位于南庄的中国陶瓷总部基地已全面竣工,进入发展快车道。


原创登台,陶博会获新生


几经风雨之后,陶博会的前景再次被蒙上阴影。


此时的佛山正处于“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总部经济”的攻坚时期,政府关于培育会展、设计、营销、信息、装备技术、人才资源等高价值产业链资源,助推佛山陶瓷产业振兴的政策密集出台。


作为陶博会的策展发起单位,中陶城集团再次进入政府的视线。围绕陶博会的发展规划、经营管理、场馆统一等问题在佛山市、禅城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最终陶博会的全面经营权重回中陶城集团。


此时,与陶博会一起经历多重变故的余敏,再次对陶博会的升级充满了斗志。首先决定将此前每年举办的韩国采购节、美国采购节和欧洲采购节全面合并为“全球采购节”,集中资源促进陶博会贸易成果,全面开放国内外厂商交流平台。


此外,2009年10月18日,第14届佛山陶博会。中陶城第一次将开幕式主场转移到华夏陶瓷博览城,此前的各种困惑和资源分散,得以解决。各方同心协力共赴盛会的场景,让多年漂浮不定的陶博会有了前所未见的和谐盛况。


开幕式上,除了几大国家协会、佛山市、禅城区各级领导和中陶城董事长、东鹏控股董事长何新明之外,华夏陶瓷博览城董事长、南庄镇党委委员冼永恒,新明珠集团董事长、总裁叶德林等人出席开幕式。


2017年10月下旬,陶博会官方数据显示,15年30届以来,累计2000余家品牌参展商,近200家参展10届以上;总观展人数超60万,累计举办560余场行业活动,其中新品发布300余场,国际采购对接会30余场。


来自民间的数据多是出口订单,虽然参差不齐,但多数参展商和国际买家表达了对陶博会的信任和感谢。职业营销人曹普根、博尼塔朱亮荣、淄博雅迪宋文通、江西高安精诚陶瓷等都认为佛山陶博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菲律宾批发商April Judith女士称自己多次到佛山陶博会选购产品,已经是陶博会VIP黄金会员,享受到更多诸如定向推介、接待服务特权。


在余敏看来,虽然中国陶瓷城2002年策划承办了第一届佛山陶博会,但是真正的成长是从2010年之后。之前的8年抗战都在应付各种内耗和国际资源的开拓、国外推广。由于前期摸索、竞争、自我优化的过程太艰辛,而且没有效益,我们一度对自己亲手策划的陶博会产生了一种陌生感甚至质疑。但是在面对众多参展商和每年不断增长的国内外经销商、渠道买家,我们的激情再次被点燃。


眼下,第32届佛山陶博会开幕在即。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震荡前行,当下的陶博会已经站在了改革升级、服务创新的历史新节点。


余敏表示,回顾历史,陶博会虽几经风雨,但初心未变!我们继续巩固亚洲第一大陶瓷卫浴展地位、争创世界一流专业展会的目标是坚定、不容置疑的。


陶博会团队深入国际各大建材展推广.jpg

陶博会团队深入国际各大建材展推广、考察。


【后记】

陶博会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10月21日,陶参事第一次到佛山,时逢当年秋季陶博会第三天。

与时任陶瓷信息报主编王力先生走出石湾客运站的那一瞬间,眼前的世界喧嚣而陌生:到处充斥着陶瓷、陶机、原辅材料的广告。庞大的中国陶瓷城矗立于季华路、江湾路交汇处,其周边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东广场的临时展位人头攒动。不远处挺拔壮硕的巨大烟囱,宣示着这方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后来,我成为陶博会的见证与记录者。期间结识了不少各地陶瓷人,也曾采访了意大利瓷砖杂志主编POLA、西班牙陶瓷与玻璃协会主席巴卡利、澳大利亚陶瓷协会主席以及印度陶瓷界代表、意大利陶机商会主席甘布利。

在长达12年20余届的“陶博会时间”,观摩南风古灶薪火传递、见证金意陶思想馆的盛大开幕,寻味依诺瓷砖进化成长,翘首以待博德再创尖端技术,也会通宵达旦审稿对版,次日顶着黑眼圈挤进拥堵的季华路奔赴展会一线……

受陶瓷文化的熏陶和佛山陶瓷产业的培育,我亦走上了陶博会的思想舞台,主持各种论坛,论道产业发展,广交天下朋友。

这些,完全悖离我的年少理想与青春抱负。但它却是我的现实旅程!

而我之外,仍有百万陶瓷人的人生有着同样的底色。

显然,陶博会期间禅城区几乎所有中高档酒店全部客满,餐饮娱乐业、广告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印刷厂的工作量和业绩都会比以往高出数倍甚至更多。满大街都是各种肤色、怀揣着电子计算器的客商,陶博会早已成为佛山的一个节日。

而后由于江西、山东、福建、湖南、四川等地陶瓷企业的参展,这个佛山的节日亦进一步演变为中国陶瓷的节日。15年来,陶瓷产品的开发设计、展示设计、品牌形象、营销人员的素质亦得以大幅提升,这些若全部归功于陶博会或许有些牵强,但谁又能认定它与此无关呢?

凡聚者,多有图。天下陶商云集处,亦不离此道。长此以往,惯以成性。不知何日,化形于内;不知何日,内化于品,渐成文化。产业发展不外乎,陶瓷不外乎。

陶博会已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陶瓷产业参与世界竞争,将是无形的文化角力!


佛山第32届秋季陶博会.jpg


延伸阅读:

【大数据出炉】从陶博会权威数据看陶瓷市场未来走向

佛山陶博会引陶瓷潮流风向标,奔陶瓷产业新时代!

佛山陶博会荣膺“2017年度家居行业贡献奖”

阅读634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下您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