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装修经常给业主带来一些头疼问题,例如瓷砖铺贴不平整、瓷砖脱落、有色差等问题,这让业主第一时间怀疑是瓷砖质量问题,为此一些经销商朋友也很苦恼,卖了那么多其他的也没出现这种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资讯姐告诉大家这其中的隐情!有些问题并不是瓷砖产品的质量原因!以下资讯来源于“陶瓷资讯”,扫码可关注并阅读原文!
为瓷砖平反!这些情况不一定与质量有关
一、瓷砖出现划痕
人们每天都会对自己的地面进行清洁打扫,但是到了清洁的时候,地砖上的划痕尽收眼底。好多人就会把问题归结为瓷砖的质量问题。
其实瓷砖本身就是经过高温烧成,耐磨度是非常高的,出现划痕裂痕大部分时候是铺贴和人为因素导致。
原因1:切割不当造成的瓷砖裂痕
泥水工如果工艺不够精湛,手工切割瓷砖时可能会不小心造成瓷砖表面暗裂;暗裂可能在刚开始时并不明显,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水泥收缩、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才加剧伸缩,出现明显裂痕。
原因2:人为因素导致的瓷砖问题
硬物直接撞击、隔壁邻居装修砸墙等强烈外界冲击会导致瓷砖开裂、脱落;被尖锐物刮到、移动桌椅刮伤瓷砖等情况会导致划痕;后期缺乏保养或者保养不当(用错清洁剂)可能会导致瓷砖亮度降低…这些情况都是人为导致的瓷砖问题。
二、瓷砖出现空鼓
有业主反映:瓷砖铺贴后在客厅、餐厅以及卧室大面积出现鼓包现象。这批瓷砖是在两年前铺设完工的,不过仅仅半年时间就出现了个别的鼓包现象,而通地暖以后整个房屋都出现大面积的鼓包现象。
其实这样情况下瓷砖空鼓的原因主要是两个:
首先有可能是铺贴时水泥标号不达标;
其次,瓷砖本身没有进行留缝铺贴,业主如果要装地暖,那瓷砖必须要留2—3厘米伸缩缝,否自暖气一来,瓷砖热胀冷缩,肯定鼓了。
这里也给大家总结了一下瓷砖空鼓、脱落的几个可能的原因?
原因1:基层抹灰没做好导致的空鼓脱落
铺贴瓷砖前,墙地面基层必须处理干净,确保各类污物被清除;铺贴工人经验不足,导致基层抹灰没有被处理干净,铺贴时水泥砂浆的水分会被基层的灰尘等沉积物吸收,粘结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空鼓或是脱落现象。
原因2:水泥砂浆比例不对导致的空鼓脱落
作为瓷砖粘结剂的水泥砂浆,其粘结能力与水泥沙子的配比是否正确有着重要的关系;经验不足的泥水工如果不能调和出比例正确的砂浆,铺贴后瓷砖和墙面之间就容易粘结不牢从而出现空鼓脱落。
另外,沙子质量也有关系,质量较差的沙子容易使水泥砂浆的强度变差,最终导致瓷砖空鼓脱落。
原因3:瓷砖未泡水导致的空鼓
一般瓷砖的砖坯都存在孔隙,铺贴前需要保证让其“喝饱水”;因瓷砖没有泡水或者泡水时间不足导致上墙后吸收水泥砂浆水分,从而出现瓷砖空鼓甚至脱落的情况,同样属于非质量问题。
原因4:因贴砖不留缝导致的空鼓、崩边、翘角等
很多时候,瓷砖会出现空鼓、翘角甚至脱落等情况,很可能是因为铺贴时不留缝的不当操作;铺贴时不留缝,瓷砖容易因热胀冷缩作用出现空鼓、起拱,相邻的瓷砖也可能因相互挤压而出现崩边、翘角的情况;无论业主有意识地主动要求无缝铺贴,或是铺贴工人不当操作导致瓷砖之间缝隙过小,该操作导致的瓷砖问题责任都不在厂家。
三、瓷砖开裂
1、瓷砖胶涂刮不均匀导致的瓷砖变形
很多师傅在基层涂抹瓷砖胶时会使用刮刀来回快递涂刮,拐弯处呈弧度转弯。这种手法会导致瓷砖胶齿状不平直、疏密不匀,导致瓷砖胶与瓷砖之间结合面积变小,粘接力变弱,容易掉砖。另外,瓷砖胶较厚的地方就容易引起瓷砖开裂、撬起,瓷砖胶较薄的地方则没有相应的热胀冷缩,加剧了瓷砖的变形开裂。
2、距离热源过近导致的瓷砖开裂
如果瓷砖在锅炉、热水器等位置附近,瓷砖容易因为热源温度变化发生频繁的热胀冷缩,从而出现开裂。
四、瓷砖色差
瓷砖的色差也是让很多业主和经销商头疼的问题。其实,色差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两种情况。
原因1:不区分色号出现的色差问题
即使是同一款瓷砖,也有可能出现轻微色差;同一型号的瓷砖,不同的出厂批次会有一定的色差,厂家会经过分色将相近颜色的瓷砖分为同一个色号。工人铺贴时不注意色号,就会导致相邻瓷砖色差明显。
另外,有的业主采购瓷砖时没有计算好数量,导致后期需要重新追加购买,如果没有注意选择跟原产品同批号、色号的产品,也有可能出现轻度色差。
原因2:瓷砖未泡水导致的色差
一般瓷砖的砖坯都存在孔隙,铺贴前需要保证让其“喝饱水”;泡过水和没泡水的瓷砖、泡水一次的新砖和泡水两次的老砖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色差,这种情况导致的色差问题同样值得注意。
哪些情况算是瓷砖质量问题?
有的业主就纳闷了,难道瓷砖本身就一点质量问题都没有?当然不是了。业主在接收瓷砖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这个和瓷砖的质量息息相关!
界限模糊的质量问题着实让人伤脑筋,下面这些瓷砖常见的问题,就是大家值得注意的。
问题1:瓷砖针孔或黑点
原料调配、烧成温度、施釉等环节的误差都可能引起瓷砖黑点或出现针孔,有销售人员会解释为特殊的花色效果,但这其实是瓷砖在煅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砖面气泡状的针孔会影响瓷砖吸水率并引发渗色现象,针孔还会堆积污物,导致瓷砖不易清洁,久之产生黑黑点点,所以选购瓷砖时最好用肉眼在一米内观察瓷砖表面有无针孔。
问题2:色差
瓷砖色差是指不同片砖之间或同一片砖不同部分之间的色泽差异。一般来说,在适当均匀的光照下,一批产品看不出明显的色泽差异,则可视为无色差。
质量问题和施工问题都可能引起色差,因此比较难鉴定。
业主在验收瓷砖时一定要谨慎:仔细核对同一型号的产品包装箱上的色号,看是否有批号和色号不同的产品;拿四块瓷砖出来,平铺在光线较好的地面上看有无色差。
问题3:瓷砖起翘
造成瓷砖起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泥工师傅手艺不好;二是瓷砖本身不平整。瓷砖本身不平整属于质量问题,但是如果等到装修后再投诉,商家往往会借故推脱,所以在铺贴前最好先辨别瓷砖表面是否平整。
检验方法:把两块同款的瓷砖并在一起,看中间有没有缝隙(如下图)。
问题4:铺后发黄变黑
瓷砖铺贴后发黄发黑的现象一般出现在卫生间、厨房等水分、湿气较重的区域,原因主要是瓷砖吸水率偏高或者铺设不慎导致接缝不牢。
如果瓷砖吸水率符合标准,这种情况就不能算是瓷砖质量问题。想要避免这种现象,业主最好根据瓷砖的吸水率评定瓷砖适合铺设在哪些区域。
问题5:接缝不平直
瓷砖规格差异或施工不当都会导致接缝不平直。如果瓷砖边角不是一个直角,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就会很大,需要用很多的勾缝剂去勾缝,效果十分难看。但除了质量问题外,瓷砖间的缝隙又与泥工师傅的手艺有关,所以这也是容易引发纠纷的点。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购买瓷砖时就要鉴别瓷砖的边角直度。
检验方法:用四块同款的瓷砖拼接成一个四边形,看看中间的缝隙大不大(如下图)。
问题6:空鼓脱落
瓷砖空鼓脱落可能是由于粘结材料不充实、砖块浸泡不透及基层处理不净引起的。出现瓷砖空鼓更多由于铺贴不当。
问题7:易花不耐磨
釉面质量差会导致划痕情况,但这个问题在选购时很难发现。选购瓷砖时可以用硬物刮一下瓷砖面,如果留下痕迹,说明瓷砖釉面较差。
问题8:开裂
瓷砖表面出现龟裂更多是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碰撞产生的问题。在收货时,要特别看清瓷砖的外包装是否完好,并打开检查瓷砖是否碎裂,出现碎裂的瓷砖可以要求厂家及时退换。
据规定,陶瓷砖技术质量指标达不到GB/T4100-2006《陶瓷砖》国家标准要求的,即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相应的国家标准,所以在选购陶瓷砖的时候,最好向商家问清楚所购瓷砖实物的关键指标,必要时在合同或发票上表明执行的国家标准代号。同时保留好相关购买凭证,产生纠纷时可作为依据。
延伸阅读:瓷砖售后大全106问
【本文标签:瓷砖质量问题】
来源:玛布里瓷砖转自陶瓷资讯微信
原标题:平反!装修遇到这些瓷砖问题跟质量真的木有关系!
扫码可关注并阅读原文
陶瓷资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