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行业加速洗牌!头部陶企的创新突围之路
来源自|陶瓷资讯-公号
近期,家居建材行业内卷现象比比皆是。作为面向消费者基本需求的支柱产业,建筑陶瓷行业也面临着“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结构性供需失衡矛盾,在资源约束趋紧,市场需求下行,原料、人力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建筑陶瓷行业一方面积极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升制造水平和生产效率,加速优质产能扩张和落后产能出清,头部企业占比越来越大,发挥的价值也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强化标准引领与质量建设,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提升产品整体质量。
2025年,建陶行业正加速洗牌。当前,信心比黄金重要,建陶行业亟需提振信心,积极行动,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全球化布局和服务升级实现突围,引领行业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型。
反内卷,建陶行业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型
2024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要求。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以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主题,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部署指明方向。本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可见,整治“内卷式”竞争已成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议题。
(图片源于网络)
如何破解“内卷”困境?供需端总量调控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关键。
从总量层面来看,破解“内卷”困境重点或在缓解供需矛盾,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出清,同时重构需求端的扩张动能。
关于结构转型方面,或可通过政策引导、行业自律、市场机制等推动供给创新升级。通过设定智能化、绿色化的较高行业标准,加强对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政策激励等方式,或可促使企业逐步摒弃依靠价格比拼的内卷竞争模式,转而通过产品创新、技术迭代、商业模式重构等方式,在提升盈利水平的同时,推动产业创新,实现行业良性发展。
放眼建陶行业,从国家标准来看,近年来,国家出台了《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建筑卫生陶瓷和耐磨氧化铝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政策标准,实施严格的环保绩效等级评定制度,显著提高了行业的合规成本和准入门槛。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5月30日,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牵头制定的《消费品质量分级陶瓷砖》(GB/T 45817-2025)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这一质量分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进一步推动资源向高价值领域汇聚,加速行业转型升级。
该标准基于大量测试数据和广泛行业共识,首次建立起覆盖陶瓷砖关键性性能、量化统一的分级评价方法,为构建透明产品质量体系奠定了制度基石,为营造规范健康市场提供了关键抓手,引领消费升级和提升行业集中度,成为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从国家补贴来看,2025年初,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了一场“含金量”满满的吹风会。会上,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
(图片源于网络)
2025年初,商务部等6部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工作的通知》。全力支持消费者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要求各地要重点聚焦绿色、智能、适老等方向,补贴品类以装修材料、卫生洁具、家具照明、智能家居、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五大类为主。
新一轮的“国补”政策不仅引发消费变革,同时也向建陶行业释放出积极信号,为企业营销道路指明方向。
内卷行业面临大洗牌,头部陶企通过科技、产品创新突围
2025年中国家居建材行业正处于结构性调整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行业竞争格局加速分化。从2021年到2024年,建筑陶瓷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量从1048、1026、1022逐步下降到993家,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成为行业转型的核心方向,头部企业通过技术、产品创新与生态整合巩固优势,实现突围。无法跟上发展需求的落后建陶产能加速出清,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正如马太效应,强者愈强,优秀头部企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企业如果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拥有创新的技术和卓越的产品,那将是引领行业的先行者。
当前,在建陶行业,无论是在科技创新、绿色制造,还是在产品创新方面,诸如马可波罗等头部陶企正引领行业,成为备受瞩目的行业典范。
1、科技创新:数智化和绿色化是大势所趋
当前,数智化和绿色化是传统制造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两大趋势。数智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以数智化赋能绿色化,以绿色化引导数智化,已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头部陶企已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投身于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中。马可波罗、东鹏、蒙娜丽莎等头部陶企通过实际行动表明:若想实现“产区不同,品质如一”,需依托“全流程标准统一,数字化赋能管控、管理与人才输出,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四大核心支柱。
马可波罗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绿色生产工艺,构建了高效、节能、环保的生产体系,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优化调度,大幅降低了能耗和排放。其绿色光伏项目预计建成规模将超200MWp,年发电量超2亿度,预计每年可实现节约6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8万吨。
在绿色管理层面,蒙娜丽莎集团打造了环保云中心管理平台,集成污染源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预警功能,实现了环境治理的数字化、精细化,以数字化技术赋能绿色化发展。
图片
在“双碳”目标下,将环保、能耗、资源利用效率等绿色标准也纳入统一的管控体系,推动全国生产基地同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确保产品既质量过硬,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
东鹏推行“三统一”原则:统一的原材料准入与检测标准、统一的核心生产工艺与过程控制标准、统一的产品出厂质量验收标准。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陶瓷制造技术相结合,我国建筑陶瓷制造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产品创新:引领行业趋势,开辟新市场
建筑陶瓷作为空间表面装饰材料,高端化产品背后必然蕴含深厚的技术积累与设计底蕴。陶企除了在产品方面不断创新之外,还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开辟新的市场,从而通过特色新品引领行业,拉动销量。
比如,近年来,马可波罗先后推出真石、曲面岩板、当代仿古系列等引领行业趋势的产品。2025年,马可波罗以AI数码微浮雕技术复刻敦煌岩层肌理与文艺复兴色彩,同时融入3D立体纹理,实现“触觉、视觉、质感的三重奏”。
蒙娜丽莎的薄型化技术体系,降低了建筑陶瓷单位产品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也重新塑造了陶瓷大/薄/岩板作为高端建筑装饰产品的市场认知。
东鹏除了积极推动瓷砖产品薄型化发展,还利用瓷砖回收原料、边角料以及其他工业废弃物、生产尾料,打造出免烧生态石、生态软瓷等新型环保材料。
2025年,建陶行业正处于变革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期。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调整和全球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建陶行业必须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提升全球竞争力。
作为行业标杆,马可波罗等头部陶企担负着先行者的重任,应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特别是在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中抢占先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建陶品牌;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向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转型,进一步增强中国建陶行业发展活力与韧性;积极借助产业链优势,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合作,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推动建陶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跃升,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中国建陶行业的国际地位。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建陶行业将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家居的需求,为全球建陶行业的整体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结束】
来源:陶瓷资讯-公号
声明:转载为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注明出处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自陶瓷资讯-公号,如有侵权,请联系mabuli@lx-mabuli.com作删除处理。
(陶瓷资讯)